内降能耗 外引热源
推动城市集中供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洛阳热力有限公司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好!
按照会议要求,下面我就洛阳热力有限公司如何通过落实供热规划、加强内部管理以及实施“引热入市”项目等措施,推动集中供热事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向大家作一汇报。
目前,我公司共有4个热源厂,投运主管网160余公里,供热面积达1800余万平方米。近年来,我公司面对日益紧张的热力供需矛盾,紧紧抓住洛阳市政府实施“蓝天碧水”战略这一契机,坚持“内降能耗,外引热源”的发展思路,在强化管理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技术创新,有效地推动了城市集中供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打造了以下几个亮点:
一、认真落实规划,科学整合热源,实现城市供热发展均衡布局
1、拓展供热发展渠道,加快城市东区供热设施建设。我市集中供热发展不平衡,其中位于城市东区的老城、廛河两区因受限于现有热源的供热能力,集中供热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洛阳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强化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优势,先后启动了东区热源厂的整合工程,相继完成了东区近30公里的主管网敷设,使其供热能力达到550万平米,直接受益群众可达7万户。但是,随着该供热区域小区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用户用热需求增加,城市东区热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此情况下我们另辟蹊径,于2014年启动了偃师华润电厂“引热入市”项目。
2、结合城市建设规划,合理拉大新区供热发展框架。为配合市政府拉大城市框架的发展战略,我们于2011年初启动了伊滨区1#热源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已建成一期2×70MW热水锅炉热源厂1座,热力站65座,高温热水管网34km,形成了1000余万平方米的供热能力,目前已分别向1#安置小区、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枫叶国际学校等首批热用户供热,具有强劲的发展后劲。
3、注重未雨绸缪,提前补强城市西区供热潜能。按照设计规划,2020年大唐热电2台13.5兆瓦机组将达到运行寿命,市政府已明确2台机组达到运行寿命时必须灭失。为确保大唐2台机组停运后西区居民的正常用热,我们积极报请市政府实施“引热入市”的第二个大项目,即将位于孟津县境内的国华神华热电厂的热源引入城市西区,提前储备供热能力,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前期筹备阶段。
二、加强内部管理,实施业态创新,积极推动内部节能降耗工作
1、针对供热价格倒挂实际,全面推行分户计量。由于一直以来大唐热电厂与我公司未能实现同步调价,所以我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始终无法摆脱热价倒挂这一瓶颈。如何通过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努力找到一条降低群众用热支出、节约能源的道路,成为我们近年来不懈追求的目标。为破解这一难题,公司专门成立了课题组,调研了全国10多个城市,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分户计量试点工作。经反复测算后我们推出了以下实施方案:即在热力站采取自动变流量调节,在用户端设置温控阀、热计量表、集中远传抄表等,可实现热力公司直接向用户负责、用户室温自主调控、按耗热量缴纳热费。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分户计量的供热面积达到500余万平方米,约占公司居民供热总面积的25%。近两年来,山东、新疆等多家省内外同行分别来洛对我公司分户计量推广情况进行考察交流。
2、全面强化技术改革,通过业态创新实现节能降耗。为有效通过技术管理降低成本,近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无人值守交换站自控系统的探索和事件工作。无人值守交换站是目前世界各国优先推广的先进远程监控技术,基本模式是分类采集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以及热力站实时运行画面,自动对运行工况进行自主调整,同时通过GPRS或光纤将有关数据即时上传到监控平台,工作人员在调度中心就可以对所有无人值守热力站的运行情况、用户的用热情况了如指掌,并能够实现远程控制,真正通过科技手段降低服务成本,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系统设计科学、周密,自动控制对供热参数可以实现更加平稳、可靠的调节,为热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稳定的服务。2013年项目实施后,我们目前共建成热力站远程监控调度中心、无人值守热力交换站50座,经过2个采暖季的联网投运,成效显著,潜力巨大。
3、大力实施供热设施和老旧管网改造,全面推进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紧紧抓住成本核算和节能减排这两项重点,继续完善三级成本核算体系,逐步健全公司经营盈亏评价机制,初步实现了经济、节约、科学运行;对东区热源厂和东区临时热源厂对环保设施进行了脱硫除尘改造,降低了运行成本,减少了大气污染,现已成为洛阳市集中供热系统的一个环保标杆;严格执行供热运行监测日报制度,通过调整热网工况,规范计量程序,加大管网维修力度,减少了跑、冒、滴、漏现象,有效降低了热网损耗;分注重业务拓展和技术创新工作,不仅引入了直埋管件和保温补口等原来从未涉及的技术项目,而且还将原来仅限于用户换热站和小区的服务范围,直接扩展到小区终端用户,实现了产业链全覆盖,有效拓宽了公司的创收渠道;此外,我们还加强对既有建筑供热设施的改造,主要涉及中国一拖、洛轴集团、河柴集团等国有大厂43个老生活区,目前共改造小区11个,新增供热面积75万平米,得到了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一致好评。
三、放眼周边热源,尝试“引热入市”,确保供热事业可持续发展
为减少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洛阳市政府决定在2014年关停和停建市区燃煤传热锅炉。我们及时抓住这一发展契机,于2014年12月27日启动了华润首阳山电厂至东区供热管网工程。该工程预计总投资为4.6亿元,直埋高温高压热水管道18公里。根据市政府要求,项目于2015年8月底前完工,11月具备供热条件,目前4个标段已按计划相继展开。
“引热入市”项目的实施,创下了洛阳集中供热发展史上管径最大、输送距离最远、供热能力最强的“三个第一”,将为我公司集中供热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从洛阳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福民惠民上看,将在优化城市投资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减少市区大气污染以及提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城市供热格局变化上看,标志着洛阳集中供热进入了建成区全覆盖状态,东区热源匮乏的“瓶颈”将从此破解,跨越式的发展步伐对优化城市供热格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从供热模式创新与探索上看,引入城市周边的规模热源,是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的一次大胆尝试,诸多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将为2016年动工建设的第二个“引热入市项目”——神华孟津电厂至西区供热管网工程,积累大量的技术储备和施工经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