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0371-63832879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24号润华商务花园D座403 405 409室
邮编:450000
供热行业技术交流

打造精英智库蓄水池 探讨供热行业新蓝海

2016/12/21 发布


打造精英智库蓄水池 探讨供热行业新蓝海

2016年12月15日,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市计量院”)和北京市京海换热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京海公司”)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京海供热系统标准计量创新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启动会。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副处长刘勇主持会议。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克;原北京市政管委供热办主任、住建部供热专家郭维圻;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副秘书长王为国;中国低碳计量委员会、中国蒸汽仪表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王京安;北京市科学技术评价所副所长刘静;北京工业设计院低碳与节能研究院院长焦跃;清华大学、天津蓟州热电公司、张家口宣化区集中供热办公室等单位和领导济济一堂,共襄盛举,共同探讨供热行业减雾减霾、节能减排的发展大计

乘风破浪潮头立 扬帆起航正当时

  京海公司董事长程宝华首先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京海发展的历史和发展战略。他表示,目前京海公司立足北方供热,国内以京津冀为核心、向两江(黑龙江、新疆)一川(四川)加(西安)辐射的发展布局;国外延伸到北美、北欧、远东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在区域供热方面获得国内外用户的好评,在打造中国制造2025、智能转型实现国际水平,获得了国内外用户的好评,京海公司的成长与日益强大的祖国密不可分,忆往昔峥嵘岁月,时代赋予京海公司神圣的历史使命,京海公司将以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低氮冷凝的燃气锅炉改造方面不断创新,为国家的节能减霾做出积极的贡献。

京海公司的副总经理杨栓岐从不同的侧面,对京海公司与北京市计量院联袂打造的供热系统标准计量创新研究与示范项目做了详实的介绍。他表示,该项目在开展供热领域的系统(包括热源、热网、换热站和用户端)和装备的标准、计量研究与工程应用。完善供热领域关键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技术,制定供热领域耗能产品和系统的能效标识检测标准,开展供热领域关键计量器具、主要耗能产品和系统的能效的检测业务;该项目在供热领域中筹划科研立项、能效标识创新、计量与标准技术法规制(修)订、检测装备研发和检测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独到之处。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围绕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国际相关领域,建立具有我国知识产权的实用技术,加强安全、节能环保的供热系统能效评价体系;加强协同创新服务,促进供热系统能效标准的贯彻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城市能源管理综合利用水平。

  与此同时,这一项目的成功落地,将既能在智能换热站检验平台的建设中发挥作用,又能在供热系统蒸汽表、热(冷)表检测装置立项申报、建设方面发挥效力,填补北京市检测校准蒸汽计量的空白。更为重要的是,结合此示范项目,编制能效评价报告和综合(安全、质量、节能、环保等)评价报告,以北美、北欧供热水平为标准,打造中国北方供热工程,以京津冀地区供热领域(包括热电联产、区域供热、分布式能源)为重点,辐射国内、国际市场。


 杨栓歧进一步介绍了制定能源计量器具在线校验方法,在制定天然气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内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安装技术规范、在数值分析中心、通讯网络和供热系统评价检测专用工程车等方面所带来的益处,以及建立和实施能源效率标识制度对提高耗能设备能源效率、加强节能管理,以及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随后,他详细解读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管控中心建设在选择典型成熟案例进行示范工程、在三联供标准制定及修订,使产品规格系列化、标准化;在建立国际示范工程、建设国际交流平台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在公交站冷热联供项目、在地铁站冷热联供项目上,通过分期分布式能源与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来提供优质解决方案。

 众专家共议:协同创新是发展的硬道理

在会上,北京市计量院副院长张克表示,在“十三五”规划之后,中国热计量的改造、验收工作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如何实现节能减排是热计量工作面临的头等大事。目前,中国热计量的改造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实现计量的“精细化、系统化和专业化”,从而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并服务于企业,实现智能计量,完善行业标准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实践证明,目前,计量在锅炉能效机制服务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

 他认为,蒸汽表的问世填补了业内的一个空白,这是一个颇具意义的积极尝试。今后,北京市计量研究院在计量科研方面,应在开展企业电、水、热、气能源计量器具的在线校验技术研究、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节能减排工作中的能源平衡测试方法、研究建立交通行业能源计量量值溯源体系、开展水资源计量技术研究与为北京市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计量服务这四方面下大功夫,同时应强化计量科研的支撑作用,服务城市能源资源精细化管理。此外,做好行业服务、了解企业需求是计量院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努力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在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时,张克表示,北京市计量院应该在能源计量基础建设、低碳计量关键技术、重大工程计量保障和能源计量信息化监管体系建设方面做足功课;更好地服务政府和服务企业,创建能源计量器具全寿命周期的规范监管,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深入。北京京海与北京市计量院携手合作创新研究与示范的项目,对供热行业实现“精细化”的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郭维圻表示,政府管理层的创新对标准能落到实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对国家而言,是一大幸事。通过标准来引领企业发展,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对示范项目的推进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在当前供热行业面临治霾发展空前机遇的当下,北京的锅炉设备已经进入更新改造期,如何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是决定改造成败的关键,应找到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可行性治理方案。在中国未来10-15年之内,实现锅炉装备的升级,燃气锅炉有95%以上能达到国家标准。

  王京安表示,板式换热器已打破过去产品单一的格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整个供热行业泥沙俱下的当下,优秀的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提高自身节能减排技术的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培训的力度,京海公司网聚供热行业的院士级专家人才,建立智库,问计于精英,是一个意义深远的举措。未来通过供热领域的协同创新,将为北京大气的改善做出积极的贡献。他还强调,在未来5-10年,做以技术为先导的个性化服务供应商是强企发展的必由之路,而通过强强联合、信息化技术服务来实现技术与管理的无缝对接,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最后,京海公司的董事长程宝华表示,在“十三五”规划落实的过程中,弘扬供热行业的创新理念显得尤为重要。京海公司在用燃气锅炉减雾减霾热能回收技术在燃气锅炉方面的应用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但低碳冷凝技术的节能研发和推广工作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因此通过专家智库团队为技术护航是京海公司基业长青的可靠保障。面对200亿的供热面积如何节能降耗?如何进行碳交易?如何实现精细化供热管理?这些都是企业决策者必须破解的课题。可见,在以技术为先导,京海院士专家智库为人才培养蓄水池的前提下,应从创新服务和能效评价两方面入手,做到硬实力与软实力两翼齐飞,从而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深入贯彻实施;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的日益加快;伴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2017年,无疑是中国整个供热行业厚积薄发的中国年。京海公司与北京市计量院的深度合作将会为推动整个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鲜活的范本。同时,伴随着供热系统评价、标准、应用、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人才建设的日臻完善,京海公司致力于打造京津冀华北地区标杆国际化企业的梦想终将照进现实。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省市政公用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河南建设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