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0371-63832879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24号润华商务花园D座403 405 409室
邮编:450000
供热行业技术交流

供热计量改革

2015/11/9 发布
供热计量改革发展尚在摸索中,但是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却早已是老生常谈。从国家、地方到企业;从社会、经济到环境;从热源、热网到热用户;每一层面、每一环节都存在诸多问题,大到国家政策,小到用户“行为”。今天,我们择其二三进行讨论。


PS:热表市场、智能换热站技术、四表集抄、PPP模式、2015年供热计量发展状况,无论您对哪个话题感兴趣,都不要忘记微信最后的投票。本次投票结果,将作为微信群在线讨论话题及供热计量专业论坛议题重要参考。

户间传热是否应成为“借口”?
准确、科学的计量是真正实现计量收费的前提条件,用户不应该也不能接受相对公平。户间传热模糊了户表的精确计量,进而影响到热计量收费的公平性并最终阻碍热改的正常推进。户间传热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目前还缺乏准确的数据支撑。楼层位置、入住状况、建筑节能标准等诸多因素均影响户间传热量。但是,用户认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户间传热计算数据能否获得用户认可还未可知。此外,如果在合理条件下,户间传热总量的比例很小,就不影响公平合理性。因此,热计量作为一种计量手段,在其推进过程中应避免因噎废食。

准确定位行为节能
建筑节能、行为节能、系统节能都是供热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行为节能意识严重影响整体节能效率。但是用户的热负荷需求不会有太大波动,反而系统的热负荷供应能力有比较大的调节空间。单纯从建筑能耗计算用户行为节能的方式都仅仅是计算的理论值,即使是用楼栋热量表测量出来单个建筑能耗下降,也不意味着真正节能。热计量应是以热源为单位的四级热计量(热源、换热站、楼栋、热用户),热计量的目的也绝对不能仅仅是用户收费及所谓的行为节能,而是从全网热输配来看的“均衡输送、按需供热”。一切不能实现热源燃料减少、输配电耗减少的“节能”,都是假节能。热计量一定是从全网的整体节能方案谈其技术和应用。末端节能控制措施和行为,也是最终实现节能的必要一环,但必须实现末端和热源间的联动,避免节能不节煤、节能不节钱的状况。

统一标准助力热改
不同气候准状况下,各地耗热量不尽相同,一种表或者是一种计算方法往往不能试用两地。标准的制定应因地制宜,但要尽量注意相互“兼容”,避免标新立异;否则,一旦各地纷纷建立自己的标准,不仅会使得各个表厂“疲于应付”,也会因频繁修改程序,导致软件故障率升高。各地应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对系统适应性与热表质量作出明确要求,规范市场行为。此外,国家应出台统一热计量表标准,避免热表厂家的趋利行为。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省市政公用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河南建设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