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0371-63832879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24号润华商务花园D座403 405 409室
邮编:450000
供热行业行业动态

2015年冬季采暖期全省集中供热运行准备情况

2015/11/9 发布

供热分会开展2015年冬季采暖期集中供热

运行准备情况的调查报告

 

2015年10月27-30日,省住建厅城建处范军付处长、省市政公用业协会供热分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国义和秘书处人员一行5人赴长葛、许昌、漯河、平顶山、洛阳、三门峡等地市实地调研了今冬集中供热运行准备工作的相关情况,并结合其他地市供热企业上报的书面材料,对今冬明春我省各地区供热各项准备工作、供热计量改革情况以及完成供热设施投资情况等内容进行了汇总,现将汇总结果报告如下:             

    一、我省城镇集中供热工作概况及运行准备情况

(一)2015年集中供热完成情况基本数据

2015年,为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用热需求,我省各地市供热企业积极拓宽思路,千方百计寻求热源合作,扩大供热能力。截至10月底,全省各地市(除信阳市、周口市其它16个地市)今冬新增实际供热面积2827.07万㎡;新建供热管网233.48㎞,改建供热管网共计26.42㎞,完成供热设施投资约为24.288亿元,全省供热计量面积总计达到3382.82万㎡,实际供热总面积20091.22万㎡。其中,郑州市、洛阳市实施“引热入市”工程,引入城市周边的规模热源,迅速增加供热能力,使城市热源匮乏、供热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现状得到有效解决。预计郑州市今冬供热总能力将达3861兆瓦,折合供热面积约8580万平方米,入网总面积约9000万平方米,实际供热总面积达到5740万平方米;洛阳市城区供热能力新增1800万平方米,2016年将动工建设第二个“引热入市”---项目神华孟津电厂至西区供热管网工程。

(二)热网工程建设及投资情况

为加快我省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各地市供热企业主动想办法,筹措资金,按照当地城市集中供热规划的要求,投资建设热网工程。平顶山市已建成集中供热管网扩建一期工程,今冬将投入运行,扩建二期预计明年6月份开工,投资概算5.2亿元;漯河市已完成各类热网建设60公里,三期工程将配合淞江产业集聚区热电联产项目,同步建设DN700、DN500供热主管网约25公里,预计总投资1.7亿元,2016年10月底前全部完工;许昌市供热企业自行投资485万元完成主管网的技改维修,投资550万元完成新建主管网1.82公里,政府投资970万元完成水系环通热网的改造,投资1300万元建设实施高温水管网1.45公里;郑州市加快管网建设,加之原中原环保西区供热分公司今年正式回归,一次管网已累计达到1500公里,热力站约1400座,城区热网覆盖率显著增加,集中供热将惠及更多市民。经统计,我省全年新建供热管网233.48㎞,改建供热管网26.42㎞,完成管网建设、供热设备大修技改和节能改造设施投资共计24.288亿元,

(三)供热计量改革工作情况

供热计量改革作为我省供热工作的重点内容,也作为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虽仍然存在诸多矛盾,但各地供热企业依照本地区实际,积极探索分户计量收费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总结经验,有序推进。郑州、洛阳、安阳、濮阳、开封、济源等地正在抓紧加快热力站的收站改站工作,力推直管到户,收费到户,减少中间环节,为下一步有力推行分户计量打好前站,最终实现用户室温自主调控,按耗热量缴纳热费,实现居民按需采暖。截至今冬采暖期,全省供热计量面积总计达到3382.82万㎡,16个集中供热地市地区的新竣工建筑及完成供热计量改造的既有建筑基本实现按用热量计价收费,既有大型公共建筑供热完成计量改造实行按实际用热量计价收费

(四)今冬采暖期运行准备情况

此次调研得知,在我省供热行业仍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的前提下,坚持在困境之中谋求发展。省内供热企业在上个采暖期停运之后均制定了设备设施和管网检修方案以及供热保障应急预案,并按计划提前做好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积极筹措资金,寻求政府支持,主动与热源单位加强沟通协商,提前贮备煤炭,确保今冬安全平稳供热,进入10月份,各地加大供热宣传力度,开展了一系列的用户服务工作。截至10月底,全省各供热企业各项供热准备工作正有序开展,全部具备供热条件,能够确保今冬按时平稳供热。

二、目前面临的困难和存在问题

此次调研结果显示,省内各地市人民政府对供热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依照本地区实际情况给予供热企业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但热源价格以及生产成本的不断攀升,导致供热企业亏损连年增加,无力进行设备大修技改和技术更新,增加了生产经营方面的困难和安全隐患,甚至如果不能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几乎无法使企业正常运转。从以往来看,政府承诺过的供热补贴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历史积欠太多成为较为普遍的问题,对企业来说,一方面供热不能等,一方面资金缺口大,只能边供热边要资金,使企业无法实现长远规划,不能处于有序良性循环的状态,严重制约了供热行业的发展。具体如下:

1、供热能力不足、热源成本较大问题。我省供热企业普遍于2007和2008年进行过热价调整,但也未调整到位,绝大部分企业当年仍处于亏损经营,而随着近年来各地热电厂热源出口价的上涨,导致外购热成本偏高但居民销售热价多年维持不变,购热价与销售价常年倒挂的现状存在,给供热企业的经营发展造成了极大压力。加之国家环保形势的日趋严峻和各地小热电机组的关停,使我省各地市供热能力出现严重不足,面对居民日益增长的用热需求,供热企业却因无力承担巨额亏损,运营资金短缺,经营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无法满足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省许昌、漯河、平顶山、三门峡等地市这一问题比较严重。

2、财政补贴问题。按照政府要求,各供热企业都逐年加大热力站及二次网的改造力度,但有序改造投入巨大,企业无力全额承担。由于环保压力,很多地市都对燃煤锅炉房进行了拆改,进行煤改气或者引热入市项目,确保居民供热不受影响,但这些项目投资巨大,运行成本高,如果政府不能给予足够的财政补贴,那么这些项目将不具有可持续性。这方面郑州、洛阳表现比较突出。另外,全省大部分供热管网大多存在管网老化问题,很多管网都运行了10年以上,甚至还有运行二三十年的管网,这些老旧管网,锈蚀严重,经常性跑冒滴漏,管网运行热损失大,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必须逐步进行更换;还有部分地市由于刚开始供热时多为工业用户,大都采用了蒸汽管网,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区框架逐渐拉大,工业用户逐年萎缩,居民用热大幅增加,蒸汽管网已不适合城市的供热,必须更换成输送距离远,热损耗低的高温热水管网,在目前大部分供热企业都亏损的情况下,企业无力进行此项工作,急需政府给予财政上的大力支持。

3、配套费问题。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不少地市今年发展面积很少,原因很多,比如热源不足问题、热源布局不合理问题,但很大一个原因是配套费不到位问题,企业没有能力建设新管网,发展新用户。主要体现在一是配套费不足,一个原因是配套费收取标准低,另一个是不能足额拨付给供热企业;二是配套费拨付不及时。由于企业常年亏损经营,各企业负债率都很高,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如果配套费不能及时足额拨付给供热企业,则很难完成新管网的建设,从而影响整个城市的供热发展。

    4、热力工程建设问题。热力管网工程与燃气、污水、自来水等各种市政设施及公路、铁路、通信设施、国防光缆交叉,阻碍施工因素多,协调工作难度大,往往多次与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效果不佳。

三、有关建议

1、尽快出台《河南省城镇供热管理办法》。建议尽快出台该管理办法,有效规范我省集中供热管理工作。同时,建议出台管理办法的同时,切实考虑经营企业实际情况,规范供热企业经营和建设权力,庭院管网设施由供热经营企业统一安装建设,有效约束供热设施建设和后期维护管理,切实从根本上保证用户采暖设施正常平稳运行。建议参照石家庄等地做法,对老旧热力站、二次网改造费用给予补贴,并列入政府财政预算;从长远来看,建议参照青岛、烟台其他地市的成功做法提高配套费标准,把换热站和二次网也纳入进来,由供热企业统一建设管理、负责到底。

2、各地要尽快出台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考虑长远发展的供热专项规划。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功能区划分,统筹考虑热源点的设置,包括容量,供热方式,以及所选用的燃料类型等;管网敷设的路径、管径,以及管网的联通型式等。规划要充分考虑到目前的环保形势,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严肃性,规划出台后不能轻易改变。有了供热专项规划,才能让政府和供热企业有的放矢,统筹兼顾,避免无序建设,重复建设,才能更好地发展供热事业,更好地服务于民。

总之,供热行业和其他市政公用行业一样,除投资巨大,担负政府职能外,供热的生产、运营、销售更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我省大部分供热企业不能做到热源生产和供应为一体,中间环节多,且热费交纳集中,容易被居民不理解。因此,我省供热行业仍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协会将配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贯彻落实中央的政策精神,多方借鉴成功经验,帮助企业树立信心,积极寻求合理解决办法,努力保证供热质量,为把我省集中供热事业引入持续良性发展轨道上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省市政公用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河南建设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