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2日凌晨零点,随着各热源相继退出供热运行,郑州市2019-2020供暖期在持续了127天后,圆满落下了帷幕。
从2019年11月15号正式供暖到2020年3月22号,郑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安排供热生产运行,保障了全市2600公里供热主管网、8座燃气锅炉房、4座换热隔压站、2054座用户换热站的安全平稳运行,为省会郑州9067万平方米、130万户用户提供了温暖舒适的居家环境。
2019-2020供暖期注定是一个极不平凡的令人难忘的供暖期。经过最近十年的努力,郑州市集中供热已成为全国第三大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本供暖期集中供热入网面积与实际供热面积再创历史新高。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我市延长供热一周至3月22日,也使这个供暖期成为我市自集中供热以来最长的一个供暖期。
供热前,面对异常严峻的供热形势,热力集团以提升供热系统为抓手,抓紧抓实抓细供热运行准备工作,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与电力、热源、气源方面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充分挖掘热电联产热源能力,增加燃气供应,把调峰区域锅炉房转为应急主力热源,紧急调整供热联网区域,分散局部压力,有效化解了因热源缺口对供热运行的影响,保证了全市集中供热的平稳启动。
在国家倡导居家防疫的大形势下,让市民能够温暖居家是城市集中供热的首要任务。集团公司党委第一时间提出了“保障供热大局平稳,就是助力全市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供热保障,做到“两手抓两确保”。
凭借多年打造的国内首个“一城一网”城市智慧热网系统,除了火车站地区、航空港区单独供热外,全市均采用多热源联网供热运行模式。“智慧供热”实现了供热调度方案的动态、实时、联动,最大限度地提高热源热网与用户需求的匹配度,使供热资源的配置更加均衡高效与快速灵活,使全市供热大局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始终保持平稳有序运行。
热力集团把供热区域内的32家医疗机构作为重点保障用热单位,建立了医院保供日报制度,各供热分公司主动对接,及时了解用热需求,实行按需供热。对受疫情影响的162家学校和幼儿园、27家未复工商务楼及大型公建单位等用户进行排查与梳理,按照城市供热与用热管理办法规定对其热费进行处理,并做好后续服务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使供热运行管理与用户服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集团公司迅速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工作方法,调度视频会议转场“学习强国”视频会议平台,“访民问暖”活动由“面对面”线下服务,转向通过客服电话、“郑州热力”微信公众号等线上远程指导为主,无接触的“屏对屏”服务既满足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又能高效便捷受理用户诉求。1月22日至3月22日,线上解答解决用户问题8200个。用户还可通过郑州市政务服务网、郑州热力官网、“郑州热力”微信公众号以及i郑州等渠道平台进行线上业务办理,实现了“零跑腿”。
面对供热巡检、故障处理和用户要求入户服务的,热力人也没有退缩,勇敢逆行,及时排除故障,共出动抢修人员超过1500人次,抢修各类故障280余起。整个疫情防控期间,热力集团14个生产运行单位、74个班组站点、1100多位干部职工坚守岗位,扎实做好供热调度、抢修维护、用户服务工作,有力地保障了市民能够“宅”得温暖、“宅”得舒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