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南阳首创运行部工艺工程师张震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扩散,南阳市成为河南省的疫情“重灾区”之一,而南阳首创下辖26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又分属淅川、西峡、内乡三县,与湖北省相连,交界线达100余公里,跨省大小道路近百条,村挨村、户挨户,日常交流频繁。因此,南阳存在疫情传播的重大风险。
南阳乡镇污水项目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源保护敏感区域,是京宛合作示范项目,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最后一道生态屏障,直接关系着华北特别是京津地区的供水安全。在防疫形势严峻的今天,履行好社会责任、生态责任,确保水质达标排放刻不容缓。
就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入党积极分子张震主动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全力以赴、忘我工作,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胸前虽没有闪光的党徽,却主动迈向鲜红的党旗,展现了关键时刻豁得出、顶得上、担得起的奉献精神,用实际行动向党组织汇报、接受考验。
张震,南阳首创水务有限公司工艺工程师,2018年8月21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组织培养,于2019年5月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永做防疫排头兵,远赴千里购物资
1月29日正月初五,公司需要紧急调配一批消毒液,用于26座污水处理厂日常消毒。由于目的地较远,河南省又发布了“最严限令”,限制机动车辆跨区域行驶。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需要有人赶赴目的地进行装灌运输。张震听到这个消息,主动请缨,联系好消毒液储存容器,拿着办理好的通行证,与西坪区域经理冯新才开车火速奔至目的地。赶到目的地以后,因当地实施交通管制,外地车辆不能入市。公司副总经理李晓山闻讯后,开车至高速路口,接到装载消毒液的容器,迅速奔赴目的地装载消毒液。张震、冯新才二人在车内等待近三个小时,最终将消毒液配装完毕。为了不让防疫防护物资耽误一分钟,他们没有休息片刻,争分夺秒地运回消毒液,饿了就用方便面充饥,累了就轮流开车,直到晚上22时,他们才回到公司。这一天,他们两人奔赴近1000公里,途中,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在服务区停歇了十分钟就急匆匆地赶路。
想方设法保水质,全力以赴护生产
随着疫情的不断加剧,各污水处理厂在正常消毒的同时,为进一步做好水质达标,公司决定强化消毒工作。然而,各乡镇、村镇道路实施封堵,各污水处理厂所在乡镇商店都没有开门营业。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物资供应及时、到位,张震克服重重困难,想尽办法多渠道询问、打听。在经过百般寻找后,得知一店铺还有消毒液分装器皿,他迅速采购后,便奔赴内乡县将消毒液和分装器皿送至各厂。他还积极指导各厂员工怎样添加使用消毒液、如何配比、投加位置、投加量、方法等,以确保安全操作、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日常点滴显担当,坚守“疫”线不退缩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今年的春节是个不完整的春节,刚进入假期仅两天就立即返回工作岗位,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可对于张震来说,他根本没有享受过一刻的假期休息,他从正月初一就已经开始连轴转,放弃了很多本该休息的时间。公司虽实行“现场+远程”弹性办公,但张震没有丝毫松懈,几乎每天都到办公室处理各种事务。
南阳首创26个厂区分布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沿线各乡镇,作为工艺工程师的他,无论哪个厂区的工艺调控面临困难,他总能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协调解决。随着疫情形势的越发严峻,县道设卡、乡镇围堵、村村封路,他无法及时到达各个厂区指导工艺,如何确保水质安全达标排放、确保数据平稳,是他每日的重点工作,张震每天都要关注各厂出水数据波动情况,并对淅川、西峡、内乡三县26个厂区进行仔细询问。他平均一天要接听厂区员工打来的协调电话几十个,有时候刚放下电话便又接起视频,但他都不厌其烦的给大家做好指导,分析原因、制订应对措施,叮嘱大家要把每一件小事当做重要的大事来干;每天夜里,他都要等到22点30分平台进出水数据更新完毕无异常后才放心的休息;有时候夜班运行的厂,半夜出现数据预警,他都会第一时间跟大家沟通,及时进行处理。生活上,他还不忘关心值班的同事,对无法回家的值班员工进行思想安抚,加油鼓劲,减轻思想负担。偶尔的空闲之余,张震还不忘认真规划2020年公司的技改工作,学习、翻阅污水处理书籍给自己“充电”,不断提升自己专业能力。
面对疫情,张震不畏惧、不怕难、不退缩,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他始终把重心放在工作上,从大年初二到今天,张震每天起早贪黑,没能多陪陪才两岁的孩子,多照顾照顾家里的老人……有一次,儿子嘟嘟着小嘴,用奶声奶气不清晰的语言说道:“爸爸,我好想你”。张震七尺男儿再也忍不住在眼眶打转的眼泪,转过身去。
“奉献就是初心不负,担当就是职责所在”。作为一名积极分子,张震怀着一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敬业态度,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战“疫”工作没有停止,张震也没有停下脚步。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奋战在防控工作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体现着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坚强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