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战士。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西峡污泥厂员工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首创人的使命担当,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孙章治,西峡污泥厂厂长,在疫情爆发初期,他反应迅速、第一时间组织召开视频会,统一厂区员工思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让员工树立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凝心聚力,上下同心,团结奋进,全力开启全员战疫的局面,并做好了厂区封闭运行的筹备工作。
疫情期间,他对公司所有员工的出行情况进行摸排,确保每位员工知晓疫情严重性,将“宅在家、勤洗手、戴口罩”做到每日宣传,传达到每位员工,记录每位员工的行迹,并明确指出党员干部要带头做好表率,带头落实防控措施,带头履行工作职责。
为确保疫情期间员工的正常生活,他给大家购买了生活物资;为确保厂区生产进度,他亲自现场指挥协调夜间成品转运至凌晨……虽然这些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每一件事他都是亲力亲为,和大家共同坚守、生活在生产第一线。记得孙厂长曾经说过:“党员就应冲在前,公司的其他党员干部都做得比我好,疫情形势还很严峻,后面的工作我会更努力,大家也要在工作中注意保护好自己,我们一定能打赢疫情攻坚战!”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陈小雷,污泥厂运行工。平时对厂区大小事务都比较关心,是一个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人,在疫情防控期间道路阻断,他从太平镇赶到污泥厂值班,每天做好日常工作:翻抛、消毒、报表记录,事无巨细,但每件事他都力争做到尽善尽美。就这样,他一直在岗位上坚守十八天,每次大家让他休息,他都会说“家里的老人和小孩都在老家,回去也是一个人,还是你们回去吧,我在这儿就行”。多么朴实的话语,背后体现的却是一份担当和奉献。
徐源辛,污泥厂运行工。大年三十,他在装好最后一车污泥后,终于坐上了回家的车。大年初三,原本这个时候,大家都是带着喜悦和祝福去走亲访友的日子,但疫情的蔓延扩散,让每个人心里如蒙上一层阴影,让人不寒而栗,久寒不散;为了保障厂区的正常生产,徐源辛从老家赶回污泥厂,与“战友”一起并肩作战,并快速的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他的铲车驾驶技术非常精湛,日常高难度的操作都是由他来完成,他是我们专业的铲车技术员。在污泥厂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下,本该休息的他,看到人手不够就主动加班,他连续值守两个夜班,也没说过一句苦、叫过一句累。疫情期间他还主动承担起大家的伙食,借用一句他的话,就是:“我自己爱吃,也喜欢琢磨着做”。诙谐幽默是他的性格,积极乐观是他的态度,虽然都是本职工作,但他却能够始终坚持冲锋在前、无怨无悔,实属不易。
陈银,污泥厂运行工。一个95后的小伙子,却从来没有因为污泥厂的工作环境差而放弃过努力。疫情期间坚持给车间、办公楼消毒,20公斤的喷壶,每天2万多步的路程,他没有喊过一声苦。车技不错的他在疫情期间还主动承担起买菜的担子,帮助大家采购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也许在他的心里没有想那么多的大道理,有的只是对自己这份工作的负责。
姜丽,污泥厂化验员。疫情期间的化验任务风险较高,但是为了保障运送的污泥达到标准,她始终要求自己对运送的每车污泥都进行化验,因此,一天就需化验5车污泥,这一天的工作量就是平时的几倍。但是她义无反顾的坚持在岗位上,认真做好每一次化验,她每次化验都坚持用两种方法检测含水率,以保证化验的准确度,保证污泥的合格。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她每次回到家里都尽量与家人保持距离,不与家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不过多交流,甚至在她因劳累而身感不适时的一个拥抱也是奢望,她只能远远的叮嘱两个孩子:“在家听话,好好吃饭,不要外出,妈妈很快就会回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姜丽始终战斗在生产第一线,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兢兢业业,就像她所承诺的“不获全胜,誓不收兵!”
“冬天一身霜,夏日一身汗,晴天一脸灰,雨天满身泥。”这就是污泥厂员工的真实写照。一个个平凡的“他们”,坚守岗位,尽己所能,贡献点滴力量。他们是平凡之人,也是可敬之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首创担当。